中国书画的历史源远流长,上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。中国书画历经两汉、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进入新的阶段,成为艺术传承的时间枢纽;在唐宋时期,中国书画更是发展到了一个巅峰,至今仍被人们感慨称奇;此后的明清时期,中国书画也是佳作频出,成为收藏家们的钟爱收藏;近现代至今的中国书画,则是融入了更多新元素,体现出多元的审美价值。 今天的书画艺术依旧繁盛,各路名.
-- 2022/2/27 -- 浏览次数:1153--
在过去近百年年时间里,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,又不断相互影响、不断融合,在中国画领域里,有全盘西化、坚守传统、中西合璧等多种学术主张,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景象。从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来看,中西合璧的学术主张成为最能被接受的思想,也体现了我们的中庸之道,成为中国画发展的主流。 曾长期旅居美国的著名国画大家崔如琢说过:“有很多人对中西合璧拥护。中西合璧.
-- 2022/2/27 -- 浏览次数:255--
有芳室谈艺 文 | 郭石夫 在中国画的范围内,花鸟画独树一帜。宋元明清各代大师辈出,明清两代文人画大发展,写意花鸟画几乎在画坛上占了主导地位,其技法之完备,艺术思想之升华,影响之久远,对整个中国画的发展都起着推动的作用。 文长笔意 180cmx60cm 2020年 纵观近百年中国画坛,写意花鸟画大师众多,山水、人物画在技法上无不受到花鸟.
-- 2022/2/27 -- 浏览次数:303--
李可染 花果山 春天的季节,一息一动在人们眼中都有着动人的诗意,江南的春天,细雨浠浠沥沥,杏花绽放出了粉红的笑脸。可染先生笔下的春雨江南充满了“随心所欲不逾矩”的自由和天然妙趣,使人感受到盎然的春趣。 李可染 春雨江南 李可染特别钟情于江南山水,而江南题材中,他又偏爱“杏花”,他曾在一幅作品上题道:“杏花春雨江南,此绝妙词不知出自何代.
-- 2022/2/27 -- 浏览次数:322--
苏轼《李白诗卷》 此作苏轼书於五十八岁时,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。 该帖为宋神宗元祐八年(公元1093年)苏轼58岁时书。清高士奇《江村销夏录》著录。后有蔡松年、施宜生、刘沂、高衍及张弼、高士奇、沈德潜等明、清人跋。此帖已流入日本。施宜生谓“颂太白此语。则人间无诗,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。”此两诗为逸诗《李太白文集》所不载。 .
-- 2022/2/27 -- 浏览次数:246--
青玉三羊蕉叶双孔笔插,清 在中国,玉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,它记录了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变迁。 唐代玉器 灵性派:活泼天机、繁花似锦 在唐朝,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,使和田玉料源源不断,玉器的制作得到了很大发展,是继秦汉之后出现的新高峰。 因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,外使、僧侣、工匠集聚于长安,所以,唐朝玉器的世俗题材大大增加,如:双喜牡丹、.
-- 2022/2/27 -- 浏览次数:272--